听东方APP: 广雅听书

批量下载,离线听书!

下载

中国古代史

中国古代史

作者:佚名

播音:

音频:56

更新:56清朝的终结:经济基础带垮上层建筑,最终还是制度的失败.mp3

进度:

中国古代史。历史启蒙越来越提上了每一个家庭早期教育的日程。不过,这个过程通常不容易进行,一是这个事很多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在文史上的修养,如果肚子里的货不足,或者对于文史的兴趣不足,这项工作就少的主持者而很难实施下去。二是历史入门的抓手。任何一件事的入门都需要有一个恰当的入口,选择对了会事半功倍,否则就容易劳而无功。其实为孩子做历史启蒙最佳的方式是为他理出一条核心的线索,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莫如此。这样做有很多好处:1避免新知识无处安身。有一个时间框架的时间轴之后,孩子再学习新的知识,不管是蒙学经典,还是文学、科学、艺术作品,都可以把它们对应的时间、人物和相关的事件归类到这个时间树上。如此一来,知识将不再是一个一个散落的点,而成为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,虽然刚开始时这条路径还显得比较粗糙也不太明显。脑子里一旦有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图景,细碎的知识点不过是其上的点点繁星,学习起来更易于由面带点,由点连面。2立体化学习文学作品。在学习文学作品时,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,对于理解该作品的创意初衷有着特殊的意义,同时孩子也可以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经验。比如,许多成语,比如退避三舍、管鲍之交、病入膏肓、悬梁刺股、毛遂自荐等都出于春秋时间的历史故事,学习他们是文学与历史的双重收获。通过有血有肉的故事的学习,孩子们对中文的理解深度和应用准确性都会达到更高的水平,这对于了解中国的版图变迁、地域特色、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。对于写作来说也是相当可观的积累。3开阔学习的视野。通过揭示某一历史时间轴上所发生的事情,揭示其前因后果、来龙去脉,也打开我们的心扉。也许当我们被一些琐事困扰时,那些从陌生变成熟悉的历史人物会一一跳上舞台为我们“现身”——历史经验会慢慢变成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智慧。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方法是归纳法,比如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同样著名的盛世:周朝的“成康之治”、汉朝的“文景之治”、唐朝的“贞观之治”、明朝的“仁宣之治”。令人惊奇的是,几次盛世的时间间隔都在800年左右。第一个是成康在周朝的统治,从公元前1020年到公元前996年。成康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太平盛世时期。史家说“成康之时,天下太平,四十余年不施刑”。然后是汉朝的文景统治,从公元前180年到公元前141年。文景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繁荣时期,为汉武帝征服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从公元前996年成康在位算起,到公元前180年文景在位,大约有800年的时间。然后就是唐朝的贞观时期,从627年到649年。贞观的统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,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。从公元前141年文景年间算起,到627年贞观年间,约有800年。最后是明朝的仁宣统治,从1403年到1435年。仁宣统治是明朝皇帝朱棣之后,明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,以统治明朝。宽松治国,平兵养民,国家进入盛世。与周代的“成康之政”、汉代的“文景之政”、唐代的“贞观之政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“四大时代”。

点击章节播放
00:00
00:00